嗨,我是西施姐姐
今天为大家收集整理了
医学生不愿报考的临床方向
这一篇一定不能错过哦~
之前师姐盘点了一些很受欢迎的科室,他们的共同点大多是钱多、事少、发展前景好等。相反的,哪些专业是医学生们不愿意去报考的方向呢?今天师姐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吧!“金眼科、银外科、马马虎虎妇产科、千万别干小儿科”,这句在医学圈里流行多年的调侃或许是儿科的一个写照。因为提及儿科医生的待遇,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工作压力大、高风险、收入低。由于患者群体的特殊性。儿科发生非医疗性事务就比较多。比如,给孩子打针,需要护士、家长费力控制住孩子及稳定其情绪,并且儿科医生与患儿通常很难直接交流病情,但家长的描述未必准确,风险也相对增加。
在工资待遇方面,因为用药量少等原因,儿科创收少,相应地也会影响到科室医生的绩效收入。《2021中国医院薪酬报告》数据显示,儿科的薪酬排名也比较靠后。由于急诊的工作性质,工作量极大,医生长年累月“三班倒”,可以说急诊是医院中劳动强度最大的科室。急诊医生的工作压力还体现在接诊患者的疾病谱较宽,患者的病种、数量难以预期,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不可控因素,并且急诊也是医患矛盾最集中的区域。更重要的是,与其他专科医师业余时间潜心研究拿课题、发表论文相比,急诊医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临床上,难以抽出时间写科研论文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生晋升空间。由于以上种种因素,急诊科招不来人、留不住人的情况非常普遍。老年医学方向算是比较冷门的,一方面是医学研究生毕业后去从事护理、治疗老年人相关工作,会产生心理落差,工作获得感比较低。
(1)需要天天面对衰老死亡;
(2)老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滑严重,疾病治疗风险加大;
(3)再加上部分患者不听劝,沟通上存在问题,容易与患者及其家属产生医闹问题。
另外就是职业发展问题了,依据我国老龄化的国情,将来社会对于老年医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还将大大提升;但是现阶段老年医学在中国还没有形成较完善的专门体系,并不是所有医院都会设置这个科室,相应招聘人数就比较少,因此当下老年医学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窄。由于老年科发展起步晚暂时没有老年医学专业的高级职称可以考聘,所以只能考专科的高级职称;而且老年科开展科学研究发文章比较难,更加限制了晋升渠道。
在妇产科中,妇科主要针对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,产科则是针对女性怀孕的情况,涉及孕妇、未出生婴儿的护理、分娩以及分娩后的护理。
产科相对于妇科风险性更高,在怀孕、分娩过程中时不时遇上抢救情况,而且存在病情变化快、风险因素高的特点,一旦有险情,就会来势凶猛,所以工作难度比较大。另外,当产妇因疼痛丧失理智时,产科医生还要疏导产妇心理情绪。除了本职工作,产科医生还要兼顾给产妇和家属咨询,关于产前、产时、产后坐月子、母乳喂养,今后怎么带小孩等等问题都要全面了解,并做出指导,需要医生的妇产护理知识面广。传染科主要看一些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,每天接触的都是有传染性的疾病。长期工作在医院环境的医务人员易职业暴露,如乙肝、丙肝、HIV、梅毒、SARS、结核等等传染病,被感染风险高。
在待遇方面,部分三甲医院传染科是国家比较重点扶持的科室,奖金收入有保障,但小医院的感染科季节性很明显,因为季节流行期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居多,其他时间小医院感染科基本吃平均奖。最后还有一个专业也是大部分医学生不太愿意报考的,就是心内科。但它与以上科室不同的是,它是因为每年报考人数太多、厮杀太严重才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。心内科的报考热度在内科中是非常高的,同样心内的大神也是内科中最多的。僧多粥少,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之下,如果考不过便只能遗憾地成为“炮灰”了,所以心内科也是许多医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。
这期的内容就是这样了,希望同学们在了解这些信息之后,在选择专业时不要一味地依据自己的兴趣去做选择,而是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、综合实力以及之后的就业规划选择最适合的。最后大家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其他考研信息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~